他转而推动另一项行动:“**名字回家**”运动。

        他号召所有听过“满仓”故事的人,在清明、中元、除夕等传统祭日,于自家祖先牌位旁,增设一块无名木牌,上书“愿所有未被提及者安息”,并念出至少一个从“回声纪”得知的名字。活动最初在小范围传播,但随着越来越多家庭参与,逐渐形成一种静默的仪式感。

        一位上海白领在微博私信他:“昨晚我跪在我家祠堂前,念了十个陌生人的名字。念到第三个时,我妈突然哭了。她说她小时候亲眼见过邻居一家五口饿死,但从不敢说。今天,她主动讲了出来。”

        另一位福建侨眷回复:“我在马来西亚老家的祖屋设了牌位,写了‘满仓’二字。叔公看到后,老泪纵横,说他们那边也有个孩子叫这名,死时手里还攥着半块树皮。”

        七月流火,暑气蒸腾。柳明志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来电显示为空号。

        “我是王铁舟的儿子。”对方声音低沉,“我爸去年走了。他没告诉你们,但他一直在帮你们挡刀。去年平台第一次被约谈,是他以老干部身份出面斡旋,才换来三个月缓冲期。他留了东西给你,在北京图书馆古籍部,编号B-739储物柜,钥匙藏在《资治通鉴》宋刻本第十八册夹层。”

        柳明志连夜北上。取到钥匙后,他在图书馆闭馆时段打开储物柜,里面只有一个U盘和一本手写笔记。U盘中存储着数十份内部会议纪要,涉及近二十年来对“敏感历史议题”的管控策略;而笔记末页,是王铁舟最后一行字:

        >“我这一生,在体制内行走,如履薄冰。

        >我删过文,压过案,也救过人。

        >若有罪,我一人担。

        >若有光,愿照后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