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志,继续走。不必为我立碑。

        >我的名字,已写在你脚下的路上。”

        柳明志将U盘内容分割加密,交由三位不同国家的可信人士分别保管,并声明:除非“回声纪”彻底消失,否则永不公开。他不想靠揭露权力内幕取胜,他要的不是报复,而是**让普通人的话语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

        秋天来临时,“回声纪”虽在国内无法访问,但其衍生项目已深入社会肌理。中小学教师悄悄将“家庭记忆写作”纳入作文课;乡村医生在出诊包里带上微型录音笔,记录老年患者的口述;甚至有殡仪馆员工发起“遗言保存计划”,征得家属同意后,为临终者录制最后陈述。

        最令柳明志动容的,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盲童合唱团的演出。孩子们看不见世界,却用声音触摸历史。他们演唱的曲目,是根据陈素芬遗留乐谱改编的《粮缸底下的歌》,歌词由多位亲历者口述整理而成:

        >“米缸空,锅底红,

        >娘舔碗,爹藏盅。

        >雪压窗,儿梦中,

        >一声哭,断肠同。

        >莫说那时无人痛,

        >只是哭声入土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