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综合其他 > 科技之锤 >
        要知道他可是答应过鲁东义,明年爬也要爬取燕北大学数院继续数论的研究。

        此时宁为只是纯粹按照惯性,阐述着早已经准备好的摘要。至于这帮人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完全不在他考虑之列,他甚至都懒得在汇报中根据PPT上的内容去引申,以延长报告时间,来缩减提问时间。

        于是原本准备四十分钟完成的汇报,半个小时便翻到了PPT的最后一页。

        当然这些恍惚的情绪,台下人是基本看不出来的,因为宁为的语言依然流利,需要的数据引用,也是张开就来,几乎没有半点卡顿。

        所以这么快讲完,意外的只有他自己……

        “额,嗯,以上就是湍流算法的设计思路跟方法概述,谢谢大家。”

        台下应景的响起了一阵掌声,不算多热烈,更多的是礼貌。

        毕竟一篇起码要研究一周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大概有个轮廓的开创性论文,要浓缩成一个半小时汇报完的摘要,其实内在的干货不可能太多。

        起码他不能详细讲述论文中每一次数据迭代的处理,函数的发散跟收敛,每次递归判定、筛选及关联函数或方程的意义。

        宁为不知道台下这上千人中,有多人曾仔细研究过他的论文,但他能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事先做足功课,把他的论文通读三遍,并做好笔记的情况下,肯定是听不懂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