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的晚霞最是称心,绚烂的色彩交织在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史阿三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把手搭在小六单薄的肩膀上,嘴里叼着一根随手拔来的、脆生生的野草,无奈又带着几分认真地说道:

        “小六,你得学会反抗。让人家怕了你,他们才不敢再欺负你。再说,你身附元机,把他们打趴下岂不是轻而易举。”

        小六低着头,小小的身子微微颤抖,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听着史阿三一路的絮叨,始终沉默着。

        “阿三!小六!”孙大娘的声音传来,她刚从田里回来,沾满泥灰的手正随意地抹了一把额角。她站在田埂上,笑容温和,像晚风一样熨帖。斜风吹动她鬓角的碎发,那眼神,温柔得仿佛能抚平所有的褶皱。

        “孙姨,我给小六接回来了。听说今日小六被乡里先生夸了哩!”史阿三拉着小六的手快步跑到孙大娘的跟前,翘着鼻子,似这一番荣耀都是他的。

        孙大娘俯下身,目光落在小六身上,那双略显干涸却温暖的手轻轻拂过他被拉扯得有些凌乱的衣服,又在他沾了尘土的小脸蛋上摩挲了一下。看到他闷闷不乐的样子,眼底不由得掠过一丝心疼,随即抬头,对史阿三露出感激的神色:“真是多谢你了,三儿。这孩子……打小就闷葫芦似的,性子又软,肯是没少受人欺负。没你在身边照应着,我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史阿三将双手向腰间一插,扬起脑袋自信的笑道:“以后我可是要当将军的人!我可不会让我身边的人受到一点伤害!孙姨你放心!有我史阿三在没人能欺负的了小六!”

        “你呀,才是顶好的孩子。”孙大娘粗糙的指腹轻轻蹭过史阿三的额发,像春风拂过田埂。她眼角细密的皱纹里漾着暖融融的笑,仿佛刚才被小六瞪了一眼的事儿压根没放在心上——许是错觉呢?“留下喝碗热粥吧,新熬的粟米粥,我特意放了把山枣,甜着呢。”

        “不啦孙姨!”史阿三耳尖发烫,抓着后颈往后缩了缩,“俺娘该等急骂我了。”他嘴上这么说,眼睛却还恋恋不舍地黏在灶台上那口咕嘟冒泡的瓦罐上。直到孙大娘转身去盛粥,他才慌忙拽了拽小六的衣角,压低声音又带着点小得意:“明儿村口老槐树下等你啊!我带俩野山楂给你!”

        等史阿三一阵风似的跑回家,天色已经擦黑。张妈正攥着抹布站在院门口,月光从她背后斜切过来,把她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像根扎人的针。“村东那贱货,你帮她做甚。”

        她“啪”地一声把抹布摔在石凳上,瓷片刮过石面的刺耳声响,惊得院角的母鸡扑棱棱直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