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还在此荣幸地向大家宣布另一个战略合作。”

        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塔斯社记者的方向,“奇瑞汽车,目前已经向苏联伏尔加汽车制造厂提出初步战略技术合作意向。”

        “目的,是为共享部分技术资源,共同研发更适合欧亚大陆市场需求的新一代车型!”

        “为此,奇瑞将在年后,派遣一支高水平的技术考察团赴苏联,与我们的伙伴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

        中苏合作造车?!共同研发?!

        这个消息,比引进法国生产线更加震撼。

        它瞬间将奇瑞的定位从一个国内的挑战者,拔高到了一个国际合作的参与者。

        这在中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另一种与外国车企合作的方式。

        在台上,一名来自燕京的技术专家,听后忍不住深吸一口冷气,“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但若是真能成,可真就是破天荒了。”

        而在台下,塔斯社的记者伊万诺夫猛地抬起头,蓝灰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