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哪里想到还能如此。
李阿嬷道:“可方便么?”
谢玉琰点头:“杨二老爷是坊副使,杨家管这些也是本分。”
樊阿嫂道:“这可好了,到底能不能告官,问问讼师就知晓。”
谢玉琰看向徐氏,徐氏眼睛中也满是欣喜,她接着道:“如果要写的诉状多,兴许刘讼师还能少收些银钱。同一桩案子,状告的人多,也能分摊佣笔费。”
谢玉琰这话一出,众人更是听得欢喜。
李阿嬷道:“这样的好事,我们现在就传出去。”哪些人有冤情,哪些人能一同状告,都弄清楚,这样去讼师面前才好开口不是?
杨家门口站着的两个小厮,探头探脑地张望,他们瞧见三房那位大娘子回来了,不过很快就被几个妇人围在了中间。
也不知道她们说了些什么,围拢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
小厮互相看看,在彼此脸上找到了惊诧,这位大娘子不会将手伸到坊中去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