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山东战事
大明山东,天启元年深秋,霜风凛冽。
距皇帝颁布平定白莲教叛乱的圣旨已二十有三日。天武军总兵霍烈奉旨后,即刻率领三万精锐自临清州、清河一线兵分三路南下。
中路主力沿运河疾进,左右两翼如铁钳般合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东昌府。
铁骑过处,旌旗蔽日,战鼓震天,大军所向披靡,特别是按照陛下特旨,朝廷只严惩首恶,对胁从百姓则网开一面,全部遣送辽东编入民屯,实边戍守,既示天恩浩荡,亦固边疆防务,白莲教众以及胁迫的百姓更是望风而降。
随行的锦衣卫缇骑们则是手持密册,按图索骥,对屈身事贼、勾结白莲教的当地士绅进行彻查严办,当众审判,绝不姑息。
一时间,山东东昌府和兖州府的豪门大户、地方士绅,除了寥寥数家得以保全,几乎被连根拔起,只留下难以计数的田产宅院。
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士绅大族,如今却是左右为难,陷入绝境:白莲教来时要以“替天行道,为百姓报仇”之名取他们性命,夺他们家财;
好不容易盼来朝廷大军,本以为能重拾往日威风,谁知朝廷同样要他们的命——罪名是欺压百姓导致白莲教坐大,甚至勾结贼寇、意图谋反。这真是进退维谷,左右都是死路一条!
而紧随大军之后行动的,是由都察院与户部官员征调各地胥吏与基层官员组成的清丈队伍,他们立刻组织人手丈量田亩、厘清地界、登记造册,将查没的逆产及无主荒地收归国有,并重新划分,分发予当地无地少地的百姓,安抚民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