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影正俯身其上,手指点划,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烛火的锐利与不容置疑的威严。
正是大秦王朝北境最高军事统帅之一,位列十三侯的司马错,此行是奉密旨暗访,并测试新近研发的军械实况。
在赵青明里暗里的推动下,修行逐渐普及开来、符器优势扩大的秦王朝,虽然发展速度似乎还逊色于楚王朝半筹,可周边的其他国家,却是很难跟得上如此迅捷的步伐,综合实力已被拉开。
根据大秦最新的战略评估,新组建的空军,对草原诸国的骑兵呈完全克制之势,形成了重大技术代差,在高空侦察的绝对视野优势下,传统的迂回包抄、声东击西等战术完全失效。
这种情况下,缺乏重型弓弩、丧失了隐蔽机动性的游斗,一旦开战,伤亡比例应该可以维持在一比三以上,甚至更高。
也就是说,一名秦军的伤亡,至少要付出三名草原诸国军士的代价。
而纯以兵卒数量而论,大秦王朝的现役军队,早就超过了乌氏国、东胡单国的十倍。
这就使得,突袭进攻这些已变得“弱小”的国家,成了将士们建功立业、升官进爵的最佳选择,并起到练兵之效,若能让其臣服变成属国,亦是显著提升了秦王朝的影响力,稳固后方。
他一身玄色常服,未着甲胄,身形并不魁梧,甚至略显清瘦,面容也带着几分书卷气,乍看之下更像一个饱读诗书的儒生。
然而,那双深陷的眼窝里,眸光却如鹰隼般锐利,扫过沙盘时,一股无形的铁血肃杀之气瞬间弥漫开来,冲淡了室内的烛火暖意。
“侯爷,”一名身着轻便皮甲、神色精干的校尉快步进入,单膝跪地,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半个时辰前,‘云槎三号’例行升空巡弋,越过界溪五十里。遭遇‘黑王鹰’群突袭,共计七头,为首者已达五境巅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