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三百名士子站在应天门前,听取礼部郎中段文敬唱名,“进士及第三人,第一名京兆府崔元礼,第二名渤海郡高季辅、第三名洛阳府褚遂良,赐进士及第十七人,分别是第四名吴郡陆敏远、第五名京兆府阎立本”

        在殿试中,北方士子明显占据上风,前一百名,北方士子占了六十二名,南方士子占了三十八人,这也是北方士子重对策,南方士子重诗赋和经义的区别。

        虽然省试南方士子考得好,但殿试就是北方士子全面占优了,前十名只有一个吴郡陆敏远,他的《人口增长良策》很有见地,分别从粮食、税制、医疗、纳妾、雇佣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褚遂良提出了在漠北中心的娑陵水南岸、金山北麓以及辽东西部各建大型军城,长期驻扎重兵,并修建直道直通三座军城,同时在阴山修建二级军城。

        这比唐朝的三座受降城还要激进,但前提是彻底战胜突厥,控制漠北草原。

        唐朝的遗憾就是战胜突厥后从草原撤军,拱手又把草原主导权让给了铁勒各族,导致了回纥人的崛起。

        接下来便是骑马夸街,接受洛阳满城民众的庆贺,这也是士子们最荣耀的一刻,然后是天子赐宴,最后是吏部选官。

        直到三月中旬,延续了半个月的科举季才终于告一段落。

        几乎就是科举开考的同时,二十万隋军兵分两路杀向草原,所有士兵都骑马代步,另外还有二十万头骆驼背负补给跟随。

        突厥已经和汉朝的匈奴不一样,匈奴行踪不定,很难寻找,但突厥人基本上都生活在漠北水草最肥美黄金地带,也就是由娑陵水、额根河以及独洛水等水系组成的数十万平方公里的草原地带,这里也是整个漠北草原的白菜芯。

        占据了这里,也就控制了整个漠北草原,就像占据了最好土地的大地主,其他游牧民族都得给大地主当佃户。

        这也是萧夏的宏伟蓝图,在漠北最富饶之地建设一座大城,驻军三万,用强大的火器作为统治根基,并把三万驻军的家人迁徙到这里种地生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