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县侯再往上升,那就是国公了!

        刘备最初便有封萧和为公的意思。

        萧和自然是坚辞不授,态度决绝的拒绝。

        那可是公爵啊,他怎么敢接。

        公与县侯,虽只有一级之差,却有天壤之差。

        公可建国,自选百官!

        刘备也好,曹操也罢,皆是从封公建国开始,踏出了称帝的第一步。

        你身为臣子,却晋封国公,你是几个意思?

        难不成你也想走天子刘备走过的老路?

        萧和何等的精明,哪怕知道老刘对他是绝对的信任,并无丝毫猜忌,却也绝不可能越过那一道界限,接受公爵的封授。

        萧和坚辞不授的态度,却让刘备有些头疼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