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场。

        杨凡品读着《传习录》上新出现的这一篇,心里隐隐有所明悟,正所谓——内圣自修,外王事功!

        道德修养达到极致,即为“内圣”!

        经济事功达到极致,即为“外王”!

        这个观点其实出自庄子,不过后来成为了儒家的最高理想。

        而前一世,阳明先生无论在道德和事功方面,无疑都做到了极致。

        可惜,心学和理学颇多相似之处,许多心学门人一味在“心外无理”上下功夫,空谈心性,而忽略了“知行合一”的“行”!

        这也导致了他们在经济事功方面,难有所成。

        毕竟,并非人人皆是王阳明!

        所谓一样米,百样人。

        人心之复杂万变,甚至良知都并非人人皆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