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原因,是好菜不能一次端出来,我们红白喜事吃席面,都还讲究一个上菜顺序,先上凉菜,然后热菜,再然后硬菜什么的,想要达到树立形象、吸引使用者,世界首创的牵引力控制系统一个就够了,把牵引力控制放到和车身稳定一起发布,太浪费,白白的少了一个宣传我们的机会。本来车身稳定难度就大,时间就长,我们可以徐徐图之,既能保留技术升级空间,又能长久的吸引使用者,更充分的提升我们在汽车工业上的影响力和技术声望。”

        要是和外商部的同志说的话,那高振东肯定就会用“顾客”一词,只是这个情况下,他用了更客观更抽离的“使用者”。

        如果外商部领导在这里,恐怕又要念叨高振东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应该去外商部之类让十七机部听不懂的话了。

        即便他们不在,高振东这话依然让十一机部总工有些吃惊,这位高委员好像不只是搞技术的啊,这番话,一般的技术人员别说想出来了,就是照着念,都不见得能念囫囵了。

        但是人家高委员的话的确是有道理,把牵引力控制作为车身稳定的一部分推出来,的确是浪费!

        “嗯,受教了受教了,还有没有原因?”对于十一机部总工来说,在高振东面前说一声“受教了”一点儿都不委屈,人家还有个身份是全国科技院的科学委员,谁在他面前说一声“受教了”,都不吃亏。

        “第三,就是我要说的,和大的布局有关的了。我们需要这样一个世界首创的技术,和其他东西结合到一起,打造一台属于我们自己的形象产品,布局汽车工业的高端,同时高中低端同时布局车型,形成合力,在半个世界乃至大半个世界,把我们的形象彻底树立起来!”

        高振东的话,让久经风雨的总工同志都有些热血沸腾起来,搞汽车的,不就盼着这个嘛,虽然汽车只是他们部委的一部分,但是无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低端?高总工,是不是我们已经搞好的那个微型面包车?”京汽厂的同志问道。要说低端,那个是的确符合这个定位,1.0的3缸发动机,悬挂和配置也是能省就省。

        这个车已经搞出来了,基本是按照高总工的建议搞得,效果的确不错,简单耐用,通过性好,而且能装,拖得动。毕竟是按照高振东的要求,悬挂是板簧,发动机奔着低速扭矩调的。

        之所以还没量产,这不是忙着完成出口订单嘛,好在扩产的准备也在搞,双庆等多个三线区域,也在部署生产这个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