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洪工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必须的测试条件却是引入误差的罪魁祸首。
“你们分析过没有,是什么原因?”他问负责试验的同志。
“我们分析过,觉得……应该还是钢制背衬的厚度不够。”既然数据随机,那钢制背衬的分量可能不够,形不成模拟理想背衬绝对刚体的程度?
“厚度不够?我们已经是按照测试的声波频率,针对性计算出来的厚度,还要加厚的话,根本就没法操作了。1.4kHz的声波测试,背衬就已经需要做到将近900毫米厚,这本来就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要知道声管是垂直安装的,背衬和覆盖材料组成的受试体要放在声管的顶部,而且需要经常拿上拿下,翻来折去,几百毫米粗、900毫米高的一个几乎全钢受试体组件,这些操作实际上极为困难。
“加大?”
“加大?加大没什么用,而且会离‘绝对刚体’越来越远。”一块材料,相同厚度下,无疑是面积越大弹性越好,离“绝对刚体”也就越远。
“那这怎么办?”
“怎么办?现在首要的,是找出为什么理论上计算基本上能达到声学全反射的钢制背衬,其实测反射系数有这么大的波动。”洪工皱着眉头道。
但是这实在是很难,同志们坐在一起,对着前后多份测试数据花了很久的时间,也没理出头绪来。
“要不……洪工,我们往京城那边打个电话?那儿不是有一位在水声方面很有研究的同志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