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电话,高振东兴奋得直搓小手手,高卢人的声呐,加上早就在着手的钢材、现在已经在进行的潜艇静音技术,加上看来下一代潜艇的起点,还是不错的嘛。

        ——

        黔山,草海县马铃薯育种基地。

        这个基地是去年成立的,没别的任务,就是育种,把高振东提供的黔薯19号马铃薯育出足够的可以用于播种的块茎来,以利于下一步的全省推广。不过这个品种自然不可能和高振东前世一样叫做黔薯19,而是被称为黔芋-63。

        至于更新的杂交品种的培育,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黔山省农科院的老李、老张二位从一开始就负责黔芋-63的马铃薯专家,正在忙活育种的工作,第一批种子的成功种植,就是他们俩一手完成的。

        育种不一定非要在种植时间进行,一些条件是可以试着人工生成的,对于两位同志来说,他们主要忙活的也就是这个,负责在各种条件下尽可能的保证育种进度。

        然而他们现在最关心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老李,你发现没有,这种洋芋退化速度很慢啊。”老张看着手上刚挖出来,还带着泥土的块茎,向老李道。

        老李点点头:“我也发现了,不知道是基因原因还是别的原因,总之这种洋芋退化速度不正常,慢得不正常。”

        “和我们严格隔离其他品种应该有一定关系,不过我觉得不只是这一个原因。其他品种的培育过程中,我们也采用了这种隔离措施,但是效果却没有这个好。”老张摸着下巴,仔细的寻思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