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总工,长航时无人机,机体应该不小吧?而且长航时本身就代表着难度。”
这是不用分析,靠直觉都能猜得出来的事情,但是他没想到高振东却摇了摇头。
“你有没有注意到,我说的是长航时,但是没有对其他飞行性能提出要求?”
听过高振东的提醒,简总工有点回过味儿来:“您的意思,是什么速度、高度这些指标都不怎么追求?”
高振东点点头:“对了!就是这个意思,甚至载荷都不追求,以能完成必要的任务为准,不需要太大。”
在技术条件有限、核心指标突出的情况下,的确可以这么取舍,但是对于简总工他们来说,取舍他们也会,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要取舍哪些指标,有了高振东这句话,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如果这样的话,整个U-2那样的机翼,平、直、长!升力性能好,还能多装油!”简总工是见识过我们打下来的U-2的,对于它的那个机翼印象深刻。
“这样飞不快吧?”旁边一位同志道。
高振东随和的表现,让同志们活跃起来,气氛很好。
听见这位同志的话,高振东笑道:“不用多快,我这么告诉你们吧,这个长航时无人机,就一个核心目的,为陆军的同志提供战役级别的战场监视,所以是要遥控的,毕竟战场情况瞬息多变,靠程控肯定没法完成任务。但是一来受到遥控和图传距离的影响,二来是需求的限制,实际上能有个50来公里的遥控距离也就差不多够了,或者说你们再努努力,70、100,那也就顶天了,足够。我们搞装备不是要把指标搞得多么高,而是够用就好。”
说完,高振东顺手就举了个例子:“就好像现在这个长航时无人机,做战场监视的时候,考虑到现在光学系统的性能,反过来就不能把速度给搞得太快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