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咚咚咚……”扭曲的影子在脏玻璃旁摇晃,一边哭,一边敲击窗户。

        齐斯拧动录音机的旋钮,阿喜脆生生的声音一丝不苟地在夜色中响起,短暂地盖过窗外的哭声。

        【年成饥,年成荒,无米无面度灾殃】

        【祠堂外,槐树旁,支起大锅煮肉尝】

        念诵声经过录音介质的过滤变得模糊,混杂在不息的夜风中,音质的失真反而合情合理。

        紧随着第一首,第二首儿歌以同样的腔调从录音机中传出,在寂静中鲜明异常。

        【姐姐弟弟去奶奶家,小孩子的肉嫩骨头脆,奶奶馋得流口水】

        【夜里弟弟听到嘎嘣声,问奶奶吃的是什么,奶奶说是干胡豆】

        【第二天姐姐不见了,弟弟找啊找啊找,墙角堆着碎骨头】

        在白天听起来阴森无比的儿歌于黑夜中响起,竟传递了几分热闹的意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