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抱着育苗本和支破损的温度计跑过来,帆布包上的葫芦瓢没系紧,里面装的碎冰晃得“哗啦”响,她跑得太急,差点撞在篱笆上。
        “窖温还好,3℃,湿度18%,通风笼的布没松,”她把温度计塞给林砚,目光刚落在木桩的划痕上,脸色瞬间白了,手里的育苗本差点掉在地上,“这……这是腐行者划的?它昨晚真来了?没撬萝卜窖吧?”
        没等林砚回答,张梅已经慌慌张张往萝卜窖跑,蹲在窖口反复检查——铁皮没被撬的痕迹,通风笼稳稳插在窖壁里,撒在土上的碎冰还化了些,湿土透着凉意,她这才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从帆布包里掏出半截炭笔,在育苗本上飞快地写:“末日第81日晨间紧急记录——异常事件:1.西侧篱笆木桩2道划痕(深度0.5cm,宽度0.3cm,钢管切割所致,残留红土与废汽修厂土色一致);2.铁丝悬挂‘爪’字破布(黑布材质,绣线为生锈铁丝,符号与此前腐行者标记同源);3.篱笆下发现钢管碎片1枚(长1.5cm,直径0.2cm,锈迹严重)。腐行者动态:距农舍约150m(晨雾中可见棚顶轮廓),无主动攻击行为,仅留标记挑衅。萝卜窖状态:窖温3℃(稳定在适温范围),湿度18%(正常),块根芽尖停止生长(0.1cm),淀粉层厚度1.4mm(较昨日增厚0.1mm)。风险等级:中高(腐行者主动缩短距离+留下威慑标记,未触发现有陷阱,具备一定反陷阱意识)”,写完她的手还在抖,炭笔在纸页边缘留下道歪扭的黑痕,连字迹都比平时潦草。
        陈溪拎着半袋草木灰和捆带刺的藤蔓过来,藤蔓是今早天没亮就去西北断墙后砍的,枝上的刺尖还泛着青绿色,没完全晒干,带着点韧劲。
        她蹲下来,用军刀把藤蔓上的刺削得更尖,刀刃划过刺尖时发出“咯吱”的轻响,“我奶奶以前在山里种庄稼,对付敢偷食的野物,就往篱笆上缠带刺的藤,”她边说边往篱笆上缠藤蔓,每缠一圈就用细藤条在木桩上绑紧,刺尖朝外,像给原本光秃秃的篱笆装了层锋利的铠甲,“这藤叫‘铁线藤’,刺硬得能划开兽皮,腐行者的钢管划过来会被刺勾住,要是它敢用爪子扒,保准能划烂它的皮肉。”
        缠到有划痕的木桩时,藤蔓的刺勾破了陈溪的手心,渗出血珠,她没在意,只是往伤口上抹了点草木灰,灰粒沾在血珠上,瞬间止住了血,“这点小伤不算啥,等会儿让腐行者尝尝这刺的厉害。”
        她又从布包里抓了把草木灰,绕着划痕周围撒了圈,灰粒落在霜化后的湿土上,形成道淡白的圈,“它下次来,踩在灰上会打滑,更容易触发活套,就算没触发,灰也能留下它的脚印,咱们能知道它从哪个方向来。”
        苏野扛着军刀和根粗钢管过来,钢管是昨天在废汽修厂附近的碎石堆里捡的,锈迹斑斑,却还结实,能当临时的防御武器。
        “我用蓝光扫过腐行者的棚子,”她把钢管靠在篱笆上,指尖的淡蓝微光轻轻晃了晃,往西南方向飘去,光带穿过晨雾时,还泛着细碎的亮,“棚子旁堆了五根磨尖的钢管,每根都有成年人胳膊粗,还有两块半米宽的废铁皮,应该是想当盾牌用,挡住咱们的攻击。”
        她突然停住,蓝光猛地亮了些,像被什么东西刺激到,“还有个新发现——棚子旁边有个微弱的能量信号,和之前那只变异腐行者的信号同源,但强度弱很多,应该是只普通腐行者,估计是它从其他地方招来的同伴。”
        林砚心里一沉——之前只有一只变异腐行者,虽然危险,但至少能应对,现在多了普通腐行者,说明它开始召集同伴,这绝不是好兆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