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格莫夫永远喜欢从底层原理出发,进行深入思考。

        所以,那里就只剩一个问题了。

        他们只能按照那个程序,将降低破坏力的狂犬病病毒培养出来,但没有时间按照新药开发的流程,做好几期实验了。只要确定“灵长类的实验动物在发病后可以生存数日”,他们就得给约格莫夫注射进去。

        他们甚至来不及确认“会不会造成不可逆的中枢神经损伤”——在那个阶段,“小还丹项目”也才做出能用在周围神经系统的信号因子。能安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还丹酶,还要在若干年后才会被约格莫夫开发出来。

        这种事是在赌前途。虽然有“为了救人”这个借口在,但这无疑是站在伦理边缘的。

        拿到外边去,也很容易被人攻击。

        成功了固然好,但若是失败,那实施这个方案的人就要背负一生的负担。

        这个时候,尼娅古蒂出人意料的站出来承担了这项任务。她通过人脉,得到了已知的狂犬病病毒中破坏力最低的一种蝙蝠狂犬病毒。她甚至将大部分助手排除在实验室之外,只留下少数的实验员——这些人的职位非常低,还没有“承担责任”的资格。

        动物实验也是。

        整个过程她几乎都是单人完成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