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州。
送走顾大同、戚薇和殷源源之后,木明绚便回粽子店把自己的被褥搬来戚家盐店。
木明绚的娘家是开米行的。在出嫁前木明绚一直在米行帮忙,懂得一些销售技巧。如今她把卖米的技巧用在卖盐上,似乎也很有效果。
住进戚家盐店之后,木明绚晨兴夜寐。她写诗词追求完美,打理盐店也追求完美。她亲自记账,账目清楚。但她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常常觉得做事力不从心。她常常生病。她每次生病,惠儿总是丢下晒盐场的事务来戚家盐店照顾她。
现在的惠儿忙中偷闲。她住在晒盐场的家里,虽然每天都要早起,既要给一百多位扒盐工排工,还要巡看盐田;偌大的晒盐场有几百块盐田,巡看一遍至少需要几个时辰,但惠儿却乐在其中。
惠儿管理晒盐场比丈夫顾大同有方法。现在押车运盐这项工作已经不用惠儿操心了。每到晒盐场出盐的日子,阳州府的监当官杨大人便派人派车来晒盐场把盐运回阳城。路上有官丁保护。盐运回阳城之后,戚家盐店卸剩的,阳州府的博买务都以平价收购回去。以前顾大同管理晒盐场时似乎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同样的工作,现在由惠儿接手,虽然也很忙,但悠游自得。最近,朝廷搞募捐,惠儿踊跃参加。
惠儿大部分时间都在晒盐场里忙,但她总是放心不下在戚家盐店的娘。因此,她总是隔十天半月去戚家盐店一趟,帮娘记记账,聊聊天,回来才心安。
惠儿现在是一个人住在家里。由于要早起,惠儿总是天一黑便关门睡觉。一觉醒来,正好鸡鸣,便是扒盐人起床劳作的时候。
这天晚上,惠儿刚躺在床上便听见一阵猫嚎叫声。这段时间的晚上惠儿常常听到这种声音。
“邻居的猫咪又叫春啦!”惠儿关闭了窗户并拉了窗帘,熄了灯。
猫的嚎叫声由远而近,来到惠儿的窗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