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明绚道:“是一对小夫妻把舅妈从河中捞了上来,救了舅妈。”
顾大同松开了那双粗糙削瘦手,双手合十地说道:“谢天谢地!舅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木明绚感恩似的说道:“是的,他们小夫妻俩也是从中原逃难来的。从那以后,我们三人便结伴继续向南而行,路上互相照顾。”
顾大同面露欣慰。
木明绚继续说道:“到阳城之后,这对小夫妻又认舅妈为义母;从此,我们一家三口在此定居下来。我们经营这个小档口度日,虽不富裕,但一日三餐不用愁了。”
顾大同环顾小档口的四周,点了点头。木明绚脸色低沉:“可是好景不长,不足一年,我的义子又生病死去,从此,我与义女相依为命至今!她看了看顾大同花白的头发,我这个义女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为了照顾我这个老太婆,至今未改嫁。”
此时,在顾大同的脑海里都是“舅妈的义女”这五个字:“他真是个奇女子!”
此时,木明绚突然发现自己只顾着讲述自己的苦情,忘记问大同儿的事情,便问道:“大同儿,你是何时来到阳城的呢?”
顾大同的思绪尚在“舅妈的义女”之中,简单说道:“是中原大饥荒那年……”
木明绚惊异地说道:“大饥荒那年?那一年阳城大街小巷都贴满朝廷的通缉令,通缉胆敢潜入北真王府拐走北真亲王侍妾的三个要犯:娄明轩、顾大同和萧天剑!大同儿,通缉令上的三个要犯是你们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