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羽蛇锥虫几乎有着典型螺旋菌的大小与长度,而常见的球菌通常为0.5~1微米……”

        图像放大,显示出锥虫表面复杂的鳞状纹路,以及一个个优雅精美、互相拼接的正二十面体。

        “最令人困惑的是它的遗传物质。”

        吴博士点开移除了模拟病毒的衣壳,“我们发现了至少四十种不同生物的DNA片段,包括人类、多种爬行动物、某些已经灭绝的恐龙类群,以及……一些无法识别的序列。”

        “拥有超过3000万碱基对和几万个编码基因的它,前者是典型病毒如HIV的数千倍,后者的复杂度则不亚于人类本身……其中,却只有3%左右与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同源,其他97%都是洪荒般的存在。”

        “我记得……人类有30亿碱基对,比这个羽蛇锥虫多出百倍,可两者的基因组数量竟然相当?利用率也太高了吧!”

        中将语气惊讶,看来也是个有学问的人:“生物居然能进化达到如此精妙绝伦的地步?”

        “是的……它若非上帝的礼物,那便是撒旦的饵料,总之与神迹无异。”

        吴博士接过话题:“凭借着不可思议的基因链条,羽蛇锥虫可以大幅改造宿主细胞的功能,将其转化为另一种新的生物。我们称之为‘龙化’过程。”

        “用形象易理解的话来说,锥虫就像是缩小版的精~子,它将宿主细胞视为卵子,钻入其中进行基因的编码互相融合,从而诞生出跨物种的‘混血’生命单元,当这种单元遍布全身各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