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拿着自己潦草勾勒的想法草图,向叶蓁蓁描述着他对每家店的初步构想:“这家靠近师大,学生多,学习区要更大些,氛围要更沉静……这家在人大西门,人流量大,可能需要更灵活的分区,方便快速流转……北航这家空间最高,层高优势可以利用起来,做点错层设计……”
令周明惊喜的是,叶蓁蓁不仅迅速理解了他的意图,往往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优化、更具创意的方案。
“师大这家,”叶蓁蓁站在空荡荡的店铺中央,环顾四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靠窗这一整面墙,我们可以做成阶梯式的卡座,配长条桌和高脚凳,采光最好,适合长时间自习或者小组讨论。中间区域用半高的书架做自然隔断,既能划分空间增加私密感,又能放些杂志书籍,营造文化氛围……灯光就用暖白光,均匀柔和。”
“人大这家门面窄但进深长,”她走到另一家店的后部,“通道是关键!我们可以设计成‘回’字形动线,中央核心区域做高配游戏区,用玻璃隔断和炫酷灯光突出氛围。外围一圈做标准区和休息区,保证通行顺畅不拥堵。入口处吧台设计要醒目快捷,方便外带饮料的顾客。”
“北航这家层高够,”她抬头看着天花板,眼睛发亮,“我们可以局部做二层!不是全封闭的,是那种悬挑的、有设计感的金属结构平台,上面放几台顶级配置的‘VIP’机器或者做成小型的独立包间,下面空间也不压抑。楼梯本身就能成为视觉焦点和空间雕塑……灯光要分层控制,营造层次感。”
每看一处,叶蓁蓁的构想都让周明感到惊喜。她的设计不仅满足了他的核心需求,更融入了对目标人群、空间特性和未来运营的深刻理解,充满了灵气和可落地的实用性。周明心中大定,知道自己这次真是捡到宝了。
看完最后一家店,天色已近黄昏。周明看着依旧神采奕奕的叶蓁蓁,提议道:“走吧,带你去看看启明科技的大本营,顺便办个入职手续。”
“启明科技?你的公司?”叶蓁蓁再次被惊讶到,“你……你不是清华学生吗?还有自己的公司?”
“嗯,刚起步,小打小闹。”周明笑了笑,带着她走向清华科技园的方向。
当叶蓁蓁跟着周明走进启明科技那间还带着淡淡装修气味的办公室时,她看着里面摆放整齐的电脑、忙碌而专注的年轻面孔(虽然人不多),以及墙上挂着的公司架构图,终于彻底相信了周明的话。她的眼神从惊讶变成了惊叹,最后化为一种由衷的佩服。
“周明同学……不,周总,”她环顾四周,语气带着调侃,但眼神认真,“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个大学生,一边上学一边开公司、搞连锁网咖……你这精力是怎么分配的?而且,”她指了指墙上“启明科技有限公司”的牌子,“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