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总,我们不可能出让莲花工程的控制权,这是我们集团的技术核心,这一点是不可逾越的界限。”哈里特给予很严肃很正式的回答,“这10%的股权就是所能给出的最高股份,如果你十分信赖和需要莲花工程的经验,我们可以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
宝腾集团通过子公司全资持有了100%的莲花工程,与仅持有80%的莲花集团进行了股权上的隔离,而莲花集团剩下的20%还要追溯到1996年时的收购,彼时的意大利人罗曼诺通过收购布加迪间接控制莲花集团,但最后因财务压力而被迫出售大部分股权。
罗曼诺剩下的20%股权这些年始终没动。
宝腾集团对于莲花工程同样是十分重视的,不然也不会进行这样的股权设置。
“宝腾收购莲花这么多年,如果莲花工程的技术能发挥那么大作用,宝腾集团不至于陷入现在的颓势,既然你们认为长期的合作协议能够生效,完全可以把莲花工程51%的股权卖给我,然后我再让莲花工程和你们签署一个长期合作协议。”俞兴坚持道,“至于所谓的国际知名跑车品牌,它的市场销量已经证明了含金量。”
“我对莲花跑车不能说没有兴趣,但现在确实兴趣不大。”
“如果莲花工程能够为碳硅集团提供不错的助力,我们后续可以再在莲花跑车上进行合作,如果宝腾集团强烈要求,我这边也可以象征性的买入5%。”
俞兴最初对莲花工程的了解来自胡铮南,但胡铮南只模糊知道莲花工程和莲花跑车归属于宝腾集团,具体到宝腾对不同公司的股权设置还是碳硅集团与对方有所接触后才完全清晰。
就目前的估算来看,莲花工程去年的营收大致在900多万美元,毛利参考同水平的行业公司也不会超过30%,但这种技术层面的意义还不能仅通过营收来衡量。
哈里特对于51%莲花工程+5%莲花集团的方案连连摇头,绝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设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