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朱棣时期,虽说三次中原大战让明国丢了徐州外的全部地盘,而且南大门广陵郡也被赵宋夺走西部半郡之地,甚至东大门以及连前都城彭城郡郡被曹魏攻占。

        表面上看朱棣好像非常的惨,随时都有可能步入亡国的境地,但随着朱天蓬率军整个齐国归附,明国的整体实力不降反升的,综合国力依旧在魏宋两国之上。

        彭城失守之后,适合作为明国都城的城池其实也没有几个了,无非就是下邳、广陵、开阳(琅琊郡治所)三个治所坚城,而这三座城池又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方向。

        若是迁都到广陵,或开阳,这两座一南一北城池的话,那就说明他朱棣被魏宋打怕了,没有信心打败曹操和赵匡胤,所以准备放弃中原之地,向南方的扬州,或是北方的青州发展了。

        可若是迁都下邳的话,则表明了朱棣和魏宋死磕到底的决心,毕竟下邳和彭城一样,依旧处于三国混战的前线。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足可见朱棣死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事实证明,朱棣迁都下邳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当时朱棣要是迁都广陵的话,那朱天蓬就是再怎么看好他,也不可能说服的了齐国一众高层,归顺一个没有抗争勇气,只知道偏安一隅的懦夫。

        若是朱棣迁都开阳的话,哪怕朱天蓬不愿意,也必须忍痛出兵将其消灭,因为改变发展方向的明国,注定会成为齐国的敌人。

        但恰恰是朱棣迁都到了下邳,这一举动不但对内稳定了动荡的人心,而且对外还表明他无意和齐国为敌,从而折服了以朱天蓬为首的齐国亲明派。

        在朱棣经历的三次中原大战中,第一次下邳攻防战最为惊险,因为当时作为都城彭城才失守不久,明军士气衰弱到了极点,而徐世绩和徐达又都被牵制住了,无法进行有效支援,所以下邳城只能靠朱棣自己来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