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鲁米总督不敢说话,洛萨忍俊不禁道:“不必惶恐,我其实很欣慰你这个狂热的加齐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是说对我屈膝,而是说你没有投靠鞑靼人。要是让这些如同蝗虫过境的游牧骑兵杀进美索不达米亚,还不知要有多少村庄化作焦土。”

        鲁米总督盯着皇帝的背影,铁冠边缘反射的阳光在对方肩头勾勒出一道冷硬的轮廓,微风吹起纹有狰狞龙首的披风,这位年轻的异教皇帝却给人一种分外心安的感觉。

        如果巴赫拉姆陛下能有这位异教皇帝一半的气度,萨珊也不会沦落到眼下这步田地吧?

        他苦笑道:“我只是不相信鞑靼人是慈善家罢了,丢下手中的武器,自觉躺到砧板上,祈祷手拿屠刀的人能对自己网开一面?这种事太蠢了。”

        洛萨轻叹道:“可惜绝大多数人都没你这份眼光,也没你这份勇气。”

        在大多时候,鞑靼人都给予了投诚者相对宽容的待遇,再加上抵抗者屠城的可怕手段,使他们常常能兵不血刃夺下城市。

        真要是一路打穿波斯高原,鞑靼人的攻城技术再高超,也不知还要花费多少功夫。

        但历史上,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城市降而复叛,就是因为他们本是为了活命而投降,但投降以后发现在鞑靼人的敲诈之下,根本就活不下去。

        如加兹尼城在投诚后,鞑靼人强行将全城大部分的粮食都征走,包括种粮,直接酿成了一场大饥荒。

        还有上一座刚兵不血刃,被鞑靼人拿下的哈马丹,在原历史线上也是降而复叛,就是被鞑靼人沉重的徭役,赋税给逼反的。

        或许有些部落,或是萨珊总督依靠鞑靼人获得了不少的利益,但那是鞑靼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统战价值,那些不具备这一点的,统统只有被敲骨榨髓的份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