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超导量子计算机和拓扑量子芯片构成的拓扑量子计算机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但量子计算软件的核心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只需要满足量子计算的底层理论与算法逻辑就行。
至于如何在这个基础上提供面向不同技术路线和硬件方案的量子指令集,编译功能与中间表示,以及提供基于开源的编程语言框架,那就是量子电路编译优化、模块化程序研究和量子-经典混合算法协同等方面的工作了。
而在这一块,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都处于设计开发与生态构建的早期阶段。
毕竟按照之前的量子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商业化的量子计算机距离面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按照传统硅基计算机的发展来看,计算机与算法的发展是一前一后的。
只有拥有了足够性能的计算机,才能够以此为基础编译出各种复杂的算法与程序。
但不管怎么说,华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仍然国内目前唯一拥有相对较为完整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科研机构。
被送到这里的1000量子比特的无极量子芯片很快就代替了原先的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的核心芯片。
相关的操作系统与算法在二十四小时不同三班倒的进行调整和优化。
量子计算软件系统的三层架构,也在快速的适配‘无极量子芯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