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一旁另一个看起来斯斯文文,而且发量还挺多的(相对比今天坐在这个办公室中的其他人来说)研究员回答了他的疑问。
“这不是椭圆曲线编码,这是融合了代数几何的一种全新的加密算法。我还在里面看到了代数簇的高维推广,不过我没弄明白他是怎么将这些加进来的!”
议论声并不仅仅在参与这场会议的研究员身上出现,就连那些站在信息安全领域和加密算法领域的顶尖大牛眼眸中都露出了一抹奇异的神色。
老实说,对于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不改变现有的互联网通信的光纤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能够抵御至少两千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的攻击,难度实在太大太大了。
大到召集了全国半数顶尖信息安全领域和加密算法领域大牛以及众多尖端科研人员连续召开了好几天商讨会议都没讨论出什么有用的方法来。
过了小一会的时间,荧幕上投影出来的加密算法以及相关的建议总算是播放完了。
会议室中,坐在前面的冯登国院士脸色凝重的盯着面前笔记本上自己记录下来的一些算式,皱着眉头思索着。
坐在他的身旁,同行过来的潘建伟院士侧过身来,看着笔记本上写下的那点算是,开口问道:“关于算法中将代数曲线的概念推广到高维代数簇,利用更复杂的几何结构增强安全性的这部分,你弄懂没有?”
虽然说因为研究量子计算机的关系,对于量子加密算法他也有一些研究。
但很显然,投影幕布上的这种复杂度极高,或者说里面的数学算法复杂度极高的加密算法已然超出了他的研究范畴。
不仅仅是这一个问题他没有弄懂,整个算法浏览下来,他估计自己没弄懂的地方至少有一巴掌之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