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科幻小说 > 大国院士 >
        人类文明发出来的互联网技术,最重要的核心之一便是信息数据的加密。

        众所周知,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将明文转变为密文再进行传输是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行保护的一种最可靠的办法。

        而传统的加密算法,比如的RSA算法、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ElGamal加密算法等等基本都是基于素数所研发出来。

        比如公钥加密的典型代表RSA算法是,其核心是基于大素数的乘积。

        RSA算法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整数分解难题,公钥由两个大素数(p,q)的乘积n=p×q构成。

        而由于大素数乘积的因式分解没有固定的公式,且只有唯一解,因此原则上只要使用的素数之积足够大,那么它基本上就是等于是无解的。

        所以这种设计使得只有拥有这两个素数的人才能解密信息,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

        即便是动用超级计算机对RSA算法加密的信息数据进行破解,需要的时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在量子计算机面前,RSA算法加密的信息数据就像是透明的一样,几乎没有任何的意义。

        这种对于传统计算机来说需要几百年去解答的问题,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是只需要数秒甚至是一秒不到便可以解开。

        正如刚刚在会议室中耿景龙所演示的另一项展示拓扑量子芯片计算性能的方法,便是两个超过1024位大素数的乘积进行拆开,使用的时间仅仅是一秒钟不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